如花书屋 - 耽美小说 - 谁是巨星?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

分卷阅读4

    之后,“童恺闻”不再是童恺闻的形象,他已经将头发梳了下来,鼻梁上挂着一副大大的黑框大眼镜,所着衣服也不是昨日所穿的名牌,而是普普通通的黑色外套、洗得起球的毛衣、以及洗得泛白的牛仔裤。

怎么看也与昨日那个在完完全全是两个人。

在人群中也没有谁能发现他的与众不同。

李岁荣带着助手朝着公司放置车的方向走去,而已然换回自己形象的“童恺闻”则与他们分道扬镳,当然,打车回家的车费李岁荣会报销。

经纪人李岁荣不与他一道回去必须是有理由,现在他们只能低调再低调,就为了保守某个秘密。

换回原装的“童恺闻”并不是偶像剧里、娱乐圈里、粉丝圈里的那个童恺闻,他叫黎晓函,是一个三流大学的在校大学生,他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普通人而已。

至于如何走上与李岁荣同流合污的道路,此事还要从一个月前说起。

黎晓函平日除了在学校上学之外,平日不上课或者周末他都会出去做兼职,原本他是想在学校找兼职,不过考虑到自己的家庭情况选择了附近一家大型超市,在那里他找到一份收银员的兼职工作。

一个月前,路过这家大型超市的李岁荣一眼就瞧到取下眼镜擦拭的黎晓函,乍看一下没有多特别,再仔细一看差点没将他的手中的水扔出去,他竟然在,竟然在一间超市里找到一个与童恺闻长得一模一样的男孩子!

此时的李岁荣正好从附近的医院出来透透气,他带的艺人虽然有很好的发展前途,可是这位艺人却不是那么省心,才两天没有重点“关照”他的私生活,就出现酒驾还把腿给撞折的重大情况,差点没把他急得头发花白。好不容易给艺人争取到这样重要节目的通告,他居然把自己的腿给撞折了,能不把人气得火冒三丈吗?

就在他与到医院把艺人骂了一通后到超市买瓶水,便机缘巧合的遇上了黎晓函,差点没把他乐疯,再仔细打量黎晓函,他的长相、体型、身高、体重都与童恺闻差不多,一个馊得不能再馊的主意在他的脑海里形成,并且他要将它实现。

事情太过惊悚,李岁荣亲自在超市里等候黎晓函下班,并与他沟通,刚开始黎晓涵只当他是皮包公司的骗子,他给的名片转头就扔到垃圾桶里,看都不看,李岁荣差点气昏在马路边上,幸好他也是大风大浪走过来的,在娱乐圈里锻炼出来的脸皮厚度堪比防火墙,才没有放弃。亲自当侦探调查过黎晓函(差点被警察带走的过程可以忽略)之后,他把经纪公司的证明和自己身份证明递到对方面前,并保证只要他能够帮自己完成他的计划,便可以得到多少报酬,李岁荣知道黎晓函的家庭情况,他非常缺钱。

李岁荣并未把自己放在施舍的位置上,他是有求于人,与黎晓函沟通时态度良好,被堵过不下五次之后黎晓函才愿意跟他沟通,确实,黎晓函经过查询也知道了李岁荣的身份,再怎么说他也是公众人物,微博上还有他个人身份认证,长得如此普通,也不难认。

拿着打印出来的照片黎晓函对了又对之后才确定跟李岁荣认真沟通。

他们交谈的内容比较保密,李岁荣本想选择高档餐厅,不过黎晓函却带他到一家沙县小吃里谈,理由是周围吃饭的人没有人会注意他们的交谈内容,李岁荣被噎之后觉得他考虑的还挺周到,到沙县里吃饭的不是学生就是民工,以及周边店里的店员。

李岁荣已经很多年没有在这些低档的小店里吃过饭了。

第一次沟通并不太顺利,李岁荣当黎晓函是小孩,给出的价格并不高,黎晓函听完后直接走人,把李岁荣扔在沙县小吃店里,并让他付账,李岁荣才意识到与自家艺人有着相同容貌的孩子智商可比自家艺人高出一个档次。

第二次见面李岁荣带着满满的诚意,他连合同都拟好了,并且买了一堆营养品,有老人的,也有小孩的,显然黎晓函这次态度好多了,合同的金额也比上次多了两倍,黎晓函也提出自己的意见,在合作期间,他不会帮助艺人履行潜规则、陪吃饭不拍果照,不跟女艺人接吻等负面行为,李岁荣将条款一一写入合同中,黎晓函还要求对方提前给他一半的报酬,李岁荣最终只答应给三成,黎晓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后并没有直接与李岁荣签订雇佣合同和保密协议,他还有最后一个要求,必须是三方签订,那位艺人是最终受益者,他不签可不行。

这件事被他人知道,对谁都没有好处,毕竟它是一种欺骗公众性行为。当然,于黎晓函而言,他只要换人地方生活便没有多少人认识他,他并不在乎名声,而李岁荣和他的艺人他们是公众人物,靠的是树立良好形象吸粉赚钱,最在乎的是他们。

一翻接触下来,李岁荣发现自己面对的这个孩子很聪明,比他接触与这孩子同龄的孩子更要聪明,也更谨慎,但也更在乎自身利益,更懂得保护自我。

三人当面签订协议后,黎晓函便按照合同要求参加真人秀节目,同时,在合同签订之后他也收到报酬总额的三成,赚钱,哪有那么容易。

通过手机支付了车费,拿了发票之后,黎晓函提着为数不多的行李下了出租车。

车子无法进入巷子,他只能提着行李箱跨过污水坑,再往巷子深处走去。

他家就在巷子的尽头。

这里是老城区,街道的排水系统都不太好,一到下雨就变得坑坑洼洼的,每走一步都得小心翼翼,否则鞋子就会踏入水坑,变成名副其实的水鞋。

黎晓函在这儿住了好些年,对巷子这条道哪儿有坑哪儿会有烂泥,哪儿会有脏水往下滴了若指掌,花了不到十分钟时间便走到自家楼下。

巷子尾端有两栋看起来像危楼的房子,经常听周边的老邻成说政府快要拆迁了,他们这些房子都会有补助的,谣言散布多年之后还是谣言,楼房依旧看起来像危楼,政府却从来没有下过拆迁的红头文件。

地段不繁华,只有公交,没有地铁,交通也不算太便利,有能力的老住户都搬了出去,没能力的念旧的都留了下来,老房子当成出租屋租了出来,房租在如今这儿繁华的都市里算是非常便宜的,久而久之便吸引许多到城市里打工的人流,周围住的大多是外来打工者,人多了就会更乱了。

黎晓函十岁就搬到这儿住,也有近十年时间,那时候周边人流量还不多,出门都能随便遇到一个老街坊,门口总会坐着纳鞋底或是缝缝布布的老太太,下棋的老头儿,接孩子